百科知识

高二化学的问题1.氧化铝是不是电解质(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会电离

2005-07-12 10:46:20虾***
1.氧化铝是不是电解质(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会电离吧) 2.氢硫酸等无氧酸为何在成分上是混合物? 3.重钙、普钙是什么物质? 4.H3O+(水合氢离子)的空间结构是不是正四面体?高二化学的问题1.氧化铝是不是电解质(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会电离吧)2.氢硫酸等无氧酸为何在成分上是混合物?3.重钙、普钙是什么物质?4.H3O+(水合氢离子)?

最佳回答

  •   1。是,你想得很对 2。别忘了水哟 3。重钙轻钙:重质碳酸钙简称重钙,英文简称为GCC。是用机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而制得。由于重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比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小,所以称之为重质碳酸钙。 轻质碳酸钙简称轻钙 又称沉淀碳酸钙,英文简称为PCC,是将石灰石等原料段烧生成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钙沉淀,最后经脱水、干燥和粉碎而制得。
      或者先用碳酸钠和氯化钙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然后经脱水、干燥和粉碎而制得。由于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2。4-2。8mL/g)比重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1。1-1。4mL/g)大,所以称之为轻质碳酸钙。 4。是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
      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
      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
      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
      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这不好说,氧化铝有三种晶型 是过渡型的吧,有离子化合物的成分,也有共价化合物的成分。
       看题目信息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门派是“离子门”,他们认定“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人数众多,气势最盛,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说出了三大理由: ① 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均属于离子化合物; ② 氧化铝熔融电解制金属铝,可知它熔融时电离出铝离子、氧离子,非离子晶体莫属; ③ 查书、问老师,都说是“离子化合物”。
       此外,还用了一些超过中学知识的理由——电负性的差很大;三方晶系,六方紧密堆积结构等。虽说是一知半解,却可以看出该派人强马壮,弹药充足。 而且,他们更祭出了一招杀手锏——2000年上海高考题的标准答案。 第二门派是“原子门”,人数不多,弹药不足,更有个别人见势不妙,中途叛逃,他们提出的理由是: ①从物理性质看:硬度仅仅次于金刚石,可用作手表的轴承,熔点也非常的高,非原子晶体莫属。
       ②用了类推的招:NaCl是离子化合物,Na2O是离子化合物:AlCl3是共价化合物 Al2O3 肯定是共价化合物了。 以上两派争得不可开交之际,“过渡门”的人来了,氧化铝有多种变体,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α型氧化铝和γ型氧化铝,二者均为白色无定形粉末。
      自然界存在的刚玉为α型氧化铝,该晶体属于六方紧密堆积构型,氧原子按六方紧密堆积方式排列,6个氧原子围成一个八面体,在整个晶体中有三分之二的八面体孔穴为铝原子所占据。由于这种紧密堆积结构,再加上晶体中铝离子与氧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强,晶格能大,所以α型氧化铝的熔点(2288K)和硬度(8。
      8)都很高。结论是:刚玉属于离子晶体。 γ型氧化铝只在低温条件下存在,强热至1273K可转化为α型氧化铝, γ氧化铝晶体属于立方面心紧密堆积构型,铝原子不规则地排列在由氧原子围成的八面体和四面体孔穴中。还有一种为β型氧化铝,有离子传导能力(允许钠离子通过) 金属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为氧化铝的另外一种变体。
       严格地说,氧化铝属于过渡型化合物,其主要为离子型而含部分共价型。 应该说:氧化铝属于过渡型化合物但主要表现为共价性还是离子性呢?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定论——科学界向来提倡“百花齐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铝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当高,主要以铝硅酸盐矿石存在,以铝-氧共价键为其特征。
      这也正是氢氧化铝两性电离的原因。 限于中学知识,这问题很难说清楚。其实共价、离子没有严格的界限,典型的离子晶体CsCl也只有92%的离子成分……;这便是问题的要害,共价键与离子键之间本并没有绝对的区别。我曾看过外国的一些中学课本,里面对化学键的描述与我们的教科书完全不同——书中没有极性键的概念,用“含有30%的离子键成分”等说法来表述。
      一般把“含有60%以上离子键成分”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还有一种理论则从另一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就是许多网友提到的“离子极化”,这一理论首先把化合物中的不同原子看成离子,然后阴、阳离子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它们逐渐靠拢,甚至重叠为共价键。所以,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判别呢?判别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两种: (1)根据晶体结构微观知识来确定: ①理论推理:可以用一些网友提到的“电负性差”及“离子极化”等理论,不过,用的是大学知识,而且只是一些估测方法,缺乏严谨的定量体系。
       ②结构测定:晶体结构的测定(如:x射线衍射法等)近年来发展神速,测定方法与数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涉及比较高深的内容,不说也罢。 (2)根据晶体的宏观性质来判断:就中学知识而言,这倒是一条捷径。 ① 熔融导电问题:许多网友已提到这个问题; ② 熔点高低问题:熔点较高的是离子晶体,熔点较低的是分子晶体,熔点非常高的往往是原子晶体。
       对于氧化铝,用以上两条根据一套,糟了,出现矛盾。出现矛盾啥办?抓主要矛盾嘛:以上②的标准有人为规定之嫌(有的书规定“熔点200℃”为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分界,有的书则规定的更高些),①一般视为更充分的理由——“离子门”之所以门徒众多,盖因此耳。
       但是,且慢——氧化铝的的电解是真正意义上的“熔融电解”吗?其实,熔融的是冰晶石,氧化铝只是分散质,分散于液态的冰晶石中而已,熔液中的阴离子是复杂的原子团,并非简单氧离子。查一查前几年的全国化学初赛的试题,有一题考的是“将氯化铝熔于氯化钠的熔融液中电解会生成铝”的知识点,能因此说:“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吗?”同样的,盐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能因此说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书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刚玉型结构的离子晶体”吗?“离子门”的众门徒很有底气地说:“随便翻开哪本书,看看去!”是的,你只要翻开大学《结构化学》课本,就可以找到这白纸黑字。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刚玉就是离子晶体”?参加化学竞赛的同学都知道,离子晶体的四大典型晶体类型之一硫化锌型,所有的参考书都特别提示:硫化锌是共价化合物。
      其实,硫化锌型的“离子晶体”绝大多数是共价化合物。 。
    2005-07-12 11:19:00
  • 1.人工得的氧化铝是强电解质 2.它们对应的物质易挥发,溶于水才叫酸 3.4.都超纲,了解吧:3.普钙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重钙是磷酸二氢钙;4.是
    2005-07-12 16:34:33
  • 1)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3)普钙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重钙是磷酸二氢钙 4)水合氢离子不是正四面体
    2005-07-12 14:06:40
  • 很赞哦!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