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提高鸡孵化率的途径有哪些?

2017-05-07 22:26:32鲁***
提高鸡孵化率的途径有哪些?提高鸡孵化率的途径有哪些?:近年来我国养鸡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养鸡生产发展更快。有了优良的鸡种,并得到了精心的饲养管理,鸡孵化就成了关键问题。我国有些单位,不论使?

最佳回答

  •   近年来我国养鸡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养鸡生产发展更快。有了优良的鸡种,并得到了精心的饲养管理,鸡孵化就成了关键问题。我国有些单位,不论使用进口孵化器或国产孵化器,也不论使用恒温或变温给温制度,孵化成绩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现在也有不少孵化场的孵化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虽有孵化技术方面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孵化技术以外因素的影响。
      下面介绍提高孵化率的途径。1。饲养高产健康种鸡,保证种蛋质量种蛋产出后,其遗传特性就已经固定。从受精蛋发育成一只雏鸡,所需营养物质,只能从种蛋中获得。因此必须科学地饲养健康、高产的种鸡,以确保种蛋品质优良。一般受精率和孵化率与遗传(鸡种)关系较大,而产蛋率、孵化率也受外界因素的制约。
      影响孵化率的疾病,除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l2、维生素D。缺乏症外,还有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副伤寒、曲霉菌病、黄曲霉素中毒、脐炎、大肠杆菌病和喉气管炎等。必须指出,由无白痢(或无其他疾病)种鸡场引进种蛋、种雏,若饲养条件差,仍会重新感染疾病。
      同样,从国外引进无白痢等病的种鸡,也会重新感染。只有抓好卫生防疫工作,才能保证种鸡的健康。必须认真执行“全进全出”制度。种鸡营养不全面,往往导致胚胎在中后期死亡。2。加强种蛋管理,确保人孵前种蛋品质优良一般开产最初2周的种蛋不宜孵化,因为其孵化率低,雏的活力也差。
      因为夏季种鸡采食量下降(造成季节性营养缺乏)和种蛋在保存前置于环境差的鸡舍,使种蛋质量下降,以致7-8月孵化率约低4%-5%。人们较重视冬夏季种蛋的管理,而忽视春秋季种蛋保存,片面认为春秋季气温对种蛋没有多大影响。其实此期温度是多变的,而种蛋对多变的温度较敏感。
      因此无论什么季节都应重视种蛋的保存。实践证明,按蛋重对种蛋进行分级人孵,能提高孵化率。主要是能更好地确定孵化温度,而且胚胎发育也较一致,出雏更集中。必须纠正重选择轻保存、重外观选择(尤其是蛋形选择)轻种蛋来源的倾向。照蛋透视选蛋法能剔除肉眼难以发现的裂纹蛋,特别是能剔除对孵化率影响较大的气室不正、气室破裂(或游离),以及肉斑、血斑蛋。
      虽然这样做增加了工作量,但从信誉和社会效益上看,无疑是可取的。为了减少平养种鸡的窝外蛋(严格讲,窝外蛋不宜孵化)及脏蛋,可在鸡舍中设柄架,产蛋箱不宜过高,而且箱前的踏板要有适当宽度,不能残缺不全。踏板用合页与产蛋箱连接,傍晚驱赶出产蛋箱中的种鸡,然后掀起踏板,拦住产蛋箱人口,以阻止种鸡在产蛋箱里过夜、拉粪,弄脏产蛋箱,第二天亮灯前放下踏板。
      肉用种鸡产蛋箱应放在地面上或网面上,以利母鸡产蛋。1。创造良好的孵化条件提高孵化技术水平所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抓好下面两个方面,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概括为两句话:“掌握三个主要孵化条件,抓住两个孵化关键时期。”(1)掌握三个主要孵化条件①掌握适宜的孵化温度确定最适宜孵化温度:温度是胚胎发育的最重要条件,而国内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及使用的孵化器类型千差万别,给正确掌握孵化温度增加了难度。
      在“孵化条件”中所提出的“变温”或“恒温”孵化的最适温度,是所有种蛋的平均孵化温度。实际上最适孵化温度,除因孵化器类型和气温不一样而异外,还受遗传(品种)、蛋壳质量、蛋重、蛋的保存时间和孵化器中人孵蛋的数量等因素影响。因此无论本书介绍的,还是孵化器生产厂家所推荐的孵化温度,仅供孵化定温时参考。
      应根据孵化器类型、孵化室(出雏室)的环境温度灵活掌握,特别是新购进的孵化器,可通过几个批次的试孵,摸清孵化器的性能(保温情况、孵化器内各点温差情况等),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孵化室(出雏室)的环境,确定最适孵化温度。孵化操作中温度的掌握:尽可能使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SC,以简化最适孵化温度的定温;用标准温度计校正孵化温度计(包括门图温度计、体温计及水银导电温度计),并贴上温差标记。
      注意防止温度计移位,以免造成胚胎在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下发育;新孵化器或大修后的孵化器,需要用经过校正的体温计,测定孵化器里的温差,求其平均温度。然后将控温水银导电图的孵化给温调至37。8℃(或变温孵化,或按孵化器厂家推荐的温度),试孵1-2批,根据胚胎发育(主要标准是5天“黑眼”、UM1天“合拢”、17天“封门”)和孵化效果,确定适合本地区和孵化器类型的最适孵化温度。
      掌握孵化温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不能生搬硬套“恒温”、“变温”孵化给温方案或孵化器厂家推荐的孵化温度。机械地照搬上述孵化给温制度的定温,其结果有时孵化效果很好,但有时却很差,不能做到稳产高产。第二,采用分批人畔方法,注意新老胚蛋在孵化器中插花放置,不仅有助于调温和提髙胚胎发育整齐度,还能使活动转蛋架重力平衡。
      在出雏器出雏时,应根据情况适当降低孵化温度,以利出雏。第三,孵化器温差大,将严重影响孵化效果,也给孵化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如孵化器温差过大,应及时查明原因(包括检查电热管的瓦数及布局),并在人孵前解决好。如温差较大,最好采用“变温”孵化制度,并在照蛋和移盘时作对角倒盘,必要时还能增加倒盘次数,在必须程度上可解决胚胎发育不齐问题。
      持空气新鲜清洁胚胎发育的气体交换和热能产生:孵化过程中,胚胎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热量交换。它们是通过孵化器的进出气孔、风扇和孵化场的进气排气系统来完成的。胚胎气体交换和热量交换,随胚龄的增长成正比例增加。胚胎的呼吸器官尿囊绒毛膜的发育过程,是同胚胎发育的气体交换渐增相适应的。
      第二十一胚龄尿囊绒毛膜停止血液循环,与此相衔接的是鸡胚在第十九胚龄时,进人气室以后又啄破蛋壳,通过肺呼吸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7胚龄开始胚胎自身才有体温,此时胚胎的产热量仍小于损失热量,至10-11胚龄时,胚胎产热才超过损失热。以后胚胎代谢加强,产热量更多。
      若孵化器各处的孵化率比较一致,说明各处温差小、通风充分3绝大部分孵化器的空气进人量都超过需要,氧气供应充分。但应避免过度的通风换气,因为这样孵化器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难以维持。通风换气的操作:第一,整个21天孵化期,前5天能关闭进出气孔,以后随胚龄增加逐渐打开进出气孔,以至全打开。
      用氧气和二氧化碳测定仪器实际测量,更直观可靠。若无仪器,可通过观察孵化控制器的给温或停温指示灯亮灯时问的长短,估测通风换气是否合适。在控温系统正常情况下,如给温指示灯长时间不灭,说明孵化器里温度达不到预定值,通风换气过度,此时可把进出气孔调小。
      若停温指示灯长亮,说明通风换气不足,可调大进出气孔。第二,如孵化1-17天鸡胚发育正常而最终孵化效果不理想,有不少胚胎发育正常但闷死于壳内或琢壳后死亡,可能是孵化19-21天通风换气不良造成的,往往通过加强通风措施,能改善孵化效果。有些孵化器设有紧急通风孔,当超温时,能自动打开紧急气孔。
      第三,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据测定,海拔高度超过1000米,对孵化率有较大影响。若增加氧气输人量(用氧气瓶),能改善鮮化效果。
    2017-05-07 23:23:32
  • 很赞哦!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