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债券投资者应如何对付通货膨胀呢?我们己经生活在一个资产升值本币贬

2007-08-02 07:21:461***
我们己经生活在一个资产升值本币贬值的伤心年代了 这个事实对于省吃俭用、有钱不会花的债券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躲是躲不开的,只是: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上帝为什么不把我们改造成一个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享乐者呢?债券投资者应如何对付通货膨胀呢?我们己经生活在一个资产升值本币贬值的伤心年代了这个事实对于省吃俭用、有钱不会花的债券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躲是躲不开的?

最佳回答

  •   水调歌头《应酬》 应酬复应酬,天天忙不休,社交攻关人情事,尽在酒里头。泱泱五千年,底蕴多丰厚,帝王墨客江湖海,江山美人酒。改革大潮流,迂腐全荡走,唯有美女权钱欲,兴盛遍神州。工厂变歌厅,书店改酒楼,失业大军数百万,桑拿歌与酒。上面常来人,视察加旅游,小心陪侍别出错,工作有成就。
      世事多变幻,官场巧运筹,相互照应方便多,公酒交私友。人生苦且短,工作多烦忧,哥们姐们喝点酒,泡完脚再走。 哈哈,天天快乐!刚刚说了个开头就被来访者打断,现在接着来。半年前我说过以下的话:1. 我在这里向大家问好。并把抗通胀的一些个人想法提出来,鉴于帖子可能有被删除的危险,我去掉了一些想法。
      请原谅! 2. 存银行肯定不是好的选择,但为了可以随时提现,可以存一部分通知存款。 3. 准备换点英镑,欧元,和美元,等汇率在7。5以下。逐步换好。日元可以投资点。 4. 买各种债券,相对于实际通胀率,国债,企业债利率都有点低。更何况利率风险。
       5. 买邮票,收藏古玩虽然升值很快,比如5年前买的翡翠翻了三番还多,但是变现很不容易,所以也不是好办法,古玩只能是自己喜欢作为摆设玩玩的。 6. 买房子,今年似乎要对房价动真个?我不这么看。房价已经‘绑架’了银行。简单点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上海房价环线以内5000元/平米,会有更多的人疯狂涌向上海,地上地下交通会全面瘫痪,仅此一点上海就受不了。
      且不说银行会有新的坏帐大量冒出来。房价要么用行政手段涨少点,慢点。要么全球经济影响到我们大面积崩溃。否则不可能大跌。先说到此,后面等会再说。 7. 股市向好,基金多数都很好,只是要去选择哪个基金,我不熟悉,要买的话少买点也未尚不可。只是千万要掌握好进退时机。
       8. 今天股票在跌,但是07年央行在应对流动性泛滥仍然只会用准备金率加央行票据的话,指数到3800点我也不会感到吃惊。记得去年6月初大跌的时候,那时1500---1600点,我就说会到2300点。所以看准了,可以买点。最好还是打新股,我估计保守点有10%以上收益。
      上市即抛,不要贪恋。资金可保安全。新股中签率低,想法筹集资金来提高中签率。 9. ----本来写到此结束了。但是昨天看到央行吴晓灵副行长的讲话心里是既佩服又遗憾。先声明,我丝毫都不想冒犯这位行长,尤其是她以学者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语气坚定而坦诚地说明了央行被迫提高准备金率与宏观经济是否过热无关,纯粹是为了回收多余的流动性,令人信服。
      但是她的讲话关于利率和最后的结论我有点不同看法,因为利率与国债涨跌有关,结论关系到我们对货币政策的全面正确理解,所以我要说出来,如有不对请各位批评指正。以下括弧内是行长讲话的原文,摘录于新浪。 (另外,在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情况下,利率工具并不能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利率工具一般在影响市场需求上会发生作用。 最后的结论就是,当前央行收回过多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没有必然联系,其动因主要来自储备的增长。近几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宏观调控应该说是比较有效的,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已经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运转,物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投资高增长的势头已经在趋缓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回收市场多余流动性的工具选择和经济热与不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只是出于流动性的需要,出于对国际国内货币利差调控的需要。)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肯定非常正确。但你说物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恐怕不是这么回事。央行自己不是有个调查,人们对物价上涨很担忧吗?说宏观调控比较有效,那么两年来对房价调控得如何呢?目前的房价达到调控的目标了?其实投资高增长的势头表面上趋缓,实际上改头换面成委托理财还在几十亿地贷出去呢。
      你是不知道底下人有多么聪明,多么会赚钱呢!如果出于对国际国内货币利差调控的需要,正确的做法是让RMB升值,三年前就有人提出升值建议,与今天相比那时侯时机多么好。遗憾的是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说不可以升值之类的话。结果到了05年挺不住了才勉强升值。
      现在请央行考虑加快点升值速度,同时提高利率吧,道理不用我等草民多说,资金使用的低成本(低利率)浪费社会资源不说,而且还迫使百姓跟着为通胀买单。果真还要这样下去,我今年跟银行贷1000万,用来打新股,按6%还利息,到年底还能赚50万呢!如果有许多人,许多企业在利益驱动下都这么干,你的货币政策还能说是完善的吗?市场规律一定会使利润率趋同,只要有人为的不合理的利差存在,就免不了有人会这么干!包括你们制定的有缺陷的房贷政策!我称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撒尿’。
      可以往牛奶里兑水,但请不要往里撒尿!也请央行不要给他们制造这种撒尿的机会。 (未完待续) 一、 中国通胀历史的简要回顾: 1. 第一次通胀      中国从1979年开始执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推行“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1979年1984年,仅仅5年时间,国民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翻,人均收入翻了不止一翻。      大规模的投资和人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当然需要钱。来钱的办法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吸引外资;第二是发行国债;第三个是增加货币供应。外资,刚刚开始引进;国债,国人当时还不富裕;增加货币供应,无疑是最简单、最快捷的图径。
      1988年,“蓝精灵”取代“大团结”进入国人生活,是货币供应急增的明显标志。      快速喜人的发展形势下,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缺乏使人们对货币供应的急增缺少警惕。结果1988-1989的第一次大通胀不期而至。物价急剧上涨,大米的价格几乎是一夜之间,从0。
      15元涨到0。8元,长涨了6倍。基本生活资料的快速上涨极大的冲击了国人的心理防线,抢购风潮随之而来,所有的商店都在排队,一时间仿佛钱不钱,是纸,人人都急着将纸币变成不会贬值的商品。      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政府对投资和货币供应采取了紧急刹车的办法,全国几千个建设项目一起下马,“半拉子工程”一词随之产生。
      “破产”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普通百姓的嘴上。1989年前后全国仅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就破产关闭了13万家,占原总数22万家的60%。      2、中国第二次通胀      投资和货币供应急刹车的结果,是经济发展放慢。
      不论是政府还是国民,在经历了10年的高发展后,谁也不能接受经济发展的放慢。于是,为了吸引投资,政府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更多的经济领域向民营开放,更多的吸引外资政策出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明确提出“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      新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经济活力,中国经济再一次快速增涨。
      海南房地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百万、千万富翁的神话。股票这个新生事物,为中国资本市场造就了第一批“杨百万”。1993年,中央宣布,所有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翻翻”。人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刺激了消费,消费刺激生产,生产刺激投资,大批新工业项目的投资建兴,加重了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负担。
      基础产业的瓶颈造成了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急剧上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引发了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中国第二次通胀到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原有的优势地位已经完全丧失,相反体制的矛盾突现。因此第二次通胀中受冲击的不再是民营企业,而是国营企业。
      大批国有企业的停产,使“下岗”一词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词汇。      吸取第一次通胀后急刹车的教训,中国政府开始学着象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
      为了抑制股市的投机,“涨停板”、“T+1”、调高交易税数管齐下,最终导致了1995-1996年的两次大跳水,中国股市进入长达数年的“熊市”。中国股民用“血”的代价,明白了“套牢”一词的含义。      一系列政策的结果是货币的回笼,通胀的消失,同时也造成经济发展的放慢。
      标志之一是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烂尾楼”成为一大景观。五、六年中GDP增涨率从11%以上的高峰,逐步下降到8%左右。      3、第三次通胀到来      为了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存款利率从10%以上的高峰逐步下调到2%左右的低谷。
      但是随着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变,中国人开始存钱防老、存钱防病、存钱供孩子上学,因此尽管利率已跌到世界最低水平,消费增长仍然不足。      需求的不足,造成了生产的疲软。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对普通人影响最大的是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从一种分配物资变成了商品,一个人要有个安生之所必须要支出相当于几十年的收入,这样做看起来是极大的增加了消费,实则不然。      住房的市场化,使大批中国人从存款族变成了贷款族。他们买房产生的几十万消费,多数是十几年到几十年的贷款,是一种预支消费,而不是实际消费。
      大量房贷的发放,增加了货币的供应,这些增加的供应逐步通过房地产交易转移到房地产商手中,房地产的高利润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刺激了建材、钢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带来了次一轮的通胀——中国第三次通胀。
            除房地产为,为第三次通胀推波助澜的因素还有两个。第一,高额贸易顺差。高额贸易顺差带来人民币的增值,升值的结果是国际热钱拥入。第二,调高部分人的收入。大多数中国人现在都是“打工”一族,国家不可能再象1993年那样通过“工资翻翻”来提高所有人的收入。
      于是只好一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公务员)的收入,希望通过这一办法拉动消费。但是,一个人再有钱,一天也只吃三顿饭,一晚也只睡一张床。财政供养从员收入增加到超过其消费必要水平后,再增加的收入就转入投资而不是消费。公务员有两、三套房子的大有人在,投资几十年万在股市和基金者俯拾皆是。
      这些人的投资进一步推动了通胀。      进入2007年5月以来,物价狂涨,猪后腿肉从8元涨到13元。6、7月暴雨和洪水频发,秋粮减产已成定局,粮价的上涨,必然带动新的一轮涨风。第三次通胀的货币的贬值速度,很可能超过第一、二次。由于贫富差的拉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将更大。
      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2007年冬天,将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      4、第三次通胀对股市、房市和普通人的影响 本来想接着说下去,然而高涨的物价使我的孩子特意放下工作,从上海回来,要我立刻投资房地产,或者养殖业。他说通胀时期实物资产可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于是我就忙了好几天,终于被迫在市中心又买了房子一套118平米小高层。全额一次性付清房款。我胆小保守,手里仍握有较多现金--等待变动,感觉是经济拐点快要出现了。儿子比较开明主张贷款办法中期对抗通胀,车子反正要更换了,于是部分贷款买了一辆VOLVO。
      这些事情今天算是暂告一段落。回来看见常大师给这帖子加了分,很不好意思,实在是因为突然忙起来,没来得及回复,这里向大师和其他各位债友致歉。还望常大师谅解!。
    2007-08-04 12:48:12
  • 没有好办法,投资债券收益低,勉强抵过通胀。最后基于存银行不如买银行的想法,大举重仓银行股。经多次买进卖出后,最终于上周五决定锁仓(感觉短期有震荡,长期应看好),锁仓的同时将电脑上的证券分析软件删掉,以后每周看一次就行了。 投资股票就是一门心理控制学,不求最好,知足就好。
    2007-08-13 11:09:19
  • 我在遥望 市场之上, 有多少的东西正在自由的上涨, 昨天已经, 掏干了钱囊, 和你重逢在借钱的路上, 手头越来越紧,只能回想, 有钱的日子象在天堂,呕也,呕也,呕也 谁在控制,物价狂涨, 昂贵的猪肉象白云在飘荡, 东边借钱,西边还帐,再紧紧腰带,来碗面汤
    2007-08-09 18:11:21
  • 先在货基、债基里猫着。等机会。
    2007-08-04 11:09:51
  • 如果真的要抵御通涨,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目前还只有进入股市这条路了,可是,股市的风险太大了,难啊!!
    2007-08-03 15:38:55
  • 我也买房去,我开始打压股市了,大家小心下雨收衣服了,呵呵。
    2007-08-02 22:42:10
  • 支持一下潇潇火枪手,我的一只严重被套的票票这几天已赢利15% 关键是选好票做中长线,但品种要少(最多2只吧)!
    2007-08-02 16:53:02
  • 我的不会和不爱算帐这时成了优点:)没什么特别感觉:)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在我看来更不是享乐,是我鄙视的生活方式,和有没有钱没关。
    2007-08-02 16:37:34
  • 还要投资一些股票,只有这个能抵抗通货膨胀。 控制住总仓位就可以了。 大师真是十年怕草绳啊。
    2007-08-02 15:36:53
  • 买入房产或基金可防止通货膨胀,可使我们的人民币数值翻番,人民币升值是对美元,在国内要大贬值,只有变成房产或基金才能数值增值。
    2007-08-02 09:26:50
  • 现在的物价不稳定 所以不要的大量的购买债券 多看财经新闻就OK拉
    2007-08-02 07:30:31
  • 很赞哦!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