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西和乞巧节甘肃西和七夕文化现象解读

2007-01-18 17:11:21w***
甘肃西和七夕文化现象解读西和乞巧节甘肃西和七夕文化现象解读: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成为继岷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之后,甘肃省第3个被?

最佳回答

  •   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成为继岷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之后,甘肃省第3个被命名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家在西和县实地考察论证后认为,西和的“乞巧节”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西和县的“乞巧”活动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也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
      其间,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歌舞表演和祈祷方式向织女牗当地称为巧娘娘牘诉说自己的美好愿望。因参加“乞巧节”的多为“闺中待嫁”的姑娘,该节也被称为“女儿节”。 乞巧节又称娘娘节,是指农历七月七日,由妇女们欢度的节日。甘肃各地都有这个习俗,而以陇南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节最有特色。
      它是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而兴起来的。为尊崇令人敬仰的“巧娘娘”(织女),同时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女儿们能像这位仙女一样心灵手巧,聪颖智慧,于是在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日子里祈巧。西和、礼县一带还举办情趣横生的“乞巧”游乐活动,整个活动分为“请仙”、“引水”、“乞巧”游乐等。
       。
    2007-01-18 17:46:32
  • 甘肃西和县的乞巧风俗,被称之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汉河三种天象。在乞巧形成之初都有“祈请于河鼓织女”“以祀牛女二星”的记载,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尊织女的民间风俗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妇女们全部被动员起来,按照古老的程序,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善于制作面食的被分派去做供奉的面花,能唱的负担起乞巧活动中的领唱任务,家中住房宽余的被选为“坐巧”之地,在乞巧活动中,各村的妇女们还要相互走访,参观学习。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女儿节”、“女节”、古代“妇女节”。
    2007-01-18 17:25:43
  • 很赞哦!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