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提出天为道统之源思想的元代哲学家是谁?

2016-08-30 13:52:44伤***
提出天为道统之源思想的元代哲学家是谁?提出天为道统之源思想的元代哲学家是谁?:吴澄( 1255-1330年),字幼清,晚年改为伯清,谥号文正,别名草庐先生,宋元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出生于现在的江?

最佳回答

  •   吴澄( 1255-1330年),字幼清,晚年改为伯清,谥号文正,别名草庐先生,宋元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出生于现在的江西崇仁。主要著作有《吴文正集》 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 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行于世。
      1258年,吴澄正好10岁,他开始懂得治学的根本。他努力攻读大理学家朱熹编纂的《大学》、《中庸》等“四书”章句,每曰诵习《大学》一二十遍,一直坚持了3年之久,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13岁的生活,吴澄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开始博览诸子百家之书。
      14岁的吴澄头上挽着两个小角丫,前往抚州郡学补试,本州儒士前辈见其文不凡,竞相赞叹。15岁的时候,他偶然读到朱熹的《训子帖》,见到其中有“勤”、“谨”二字,深为信服,认定这是“持养之要经,为学之大务”。随即,吴澄挥笔写下《勤》、《谨》二蔵,又作《敬》、《和》二铭。
      1264年的秋天,吴澄陪同祖父前往抚州(治所在现在的江西临川)参加乡试。 当时正好抚州郡守邀请朱熹的弟子双峰先生程若庸到临汝书院讲学。吴澄本来就仰慕朱熹,于是就去临汝书院拜谒程先生。当他在书院外厅等待先生出来接见的时 候,发现四壁粘满揭帖,内容全是程若庸教诲学者之说,充分反映出程氏在理学方 面的独特见解。
      但是他却发现程若庸的某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朱熹的学说,由此引起了他的怀疑和思索,于是等到程若庸出来之后,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并且收 下他为弟子,认为他必有成就。1275年,元兵攻陷江西,抚州沦为元人统治区。乐安县丞黄西卿是一位忠义之 士,他不愿降元做官,于是就携带全家避入深山穷谷,甘心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他向来仰慕吴澄讲学之名,特意邀请吴澄前去教授自己的儿子。1277年,江西战乱 依然频繁。吴澄侍奉父母双亲到处避难,很少有安居的时候。后来,幸得乡贡进士郑松热情相迎,于是一起隐居布水谷。吴澄与郑松共同结庐于布水谷中,二人每曰 以论学为事,谷中吴郑两人所居草庐,后人称为古隐观。
      1304年10月,经过了多番波折之后,吴澄还是被任命为将仕郎、江西等处儒 学副提举,但是他不愿意出仕,所以迟迟未去上官。1308年,新天子即位,广求人 才,下诏任命吴澄为从侍郎、国子监丞,并移命江西行省敦促赴官。第二年6月, 吴澄就任国子监丞,六馆翕然归向。
      最初,元世祖命北方名儒许衡出任国子监祭 酒,开始以朱熹理学教授弟子。许衡告老以后,继承者多是他的门人,还能恪守师法,但是时间一长,师传渐失,学者散漫无归。而今吴澄一到,决心整治颓风,使诸生为学知其趋向。他每天拂晓便举烛堂上,让诸生依次受业,并各持所疑以质 问。
      直至傍晚,他才退归寓舍稍事休息,而诸生往往执经以从,随时请教。1311年 3月,元仁宗即位,罢尚书省。吴澄被改授文林郎,升国子监司业。吴澄在国子监克尽职守,不负众望。他采用宋代程颢《学校奏疏》、胡安国《大学教法》以及朱 熹《贡举私议》三者,加以斟酌取舍,专门制订了四条教法:一日经学,讲授内容 有《易》、《书》、《诗》、《仪礼》、《周礼》、《大戴礼记》,再附加《春秋》三传,要求诸生各专一经,并须熟读经文,旁通小学,融会诸家讲说义理;二 曰行实,教育诸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和睦宗亲,厚待朋友,同情他 人;三曰文艺,指导诸生学习古文和诗赋,要求人人能够写诗作文;四曰治事,为诸生讲授有关选举、食货、礼仪、乐律、算法、吏文、星历、水利等方面的知识, 对他们加强能力培养。
      吴澄还未及施行这些教法,却被同僚所嫉恨,于是产生了 辞官退隐的想法。1312年正月,吴澄告病辞归。当时,六馆诸生好像失去了父母一 般,竟有没有经过允许而追随吴澄南行者数人,从学几年后北归,全都中选高科,成为儒学名士。晚年的时候,吴澄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五经之上,在总结数十年治 经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撰写了《五经纂言》,完成了经学史上的一大壮举,实现了 他终生研究经学的宏愿。
      
    2016-08-31 13:52:44
  • 很赞哦! (200)